豬舍是飼養豬群的建筑物。根據飼養目的不同,可分為種豬舍、妊娠豬舍、分娩豬舍、育成豬舍、育肥豬舍等。喂飼和飲水一般在舍內進行,舍外留有豬群運動場或糞便通道,舍內用隔墻或隔欄分開。
群飼豬舍欄位主要用于妊娠豬、育成豬、育肥豬。豬欄的大小因豬的品種、飼養頭數、當地氣候條件等而異。種豬、分娩豬一般采用單欄飼養,有的國家推廣限位架分娩欄。豬舍分工越細越有利于實現養豬專業化,豬欄的利用率也就越高。小型豬場有的也采用在舍內設置各種豬欄的綜合豬舍。
內環境是指豬舍內部的溫度、濕度和空氣質量等方面。一年四季溫度、濕度都各有不同。在內環境調控中,如果使用的措施不當,可能會造成疫病的傳播,導致豬場經濟損失。生豬適宜的溫度在15-25℃之間,小型豬場在有屋頂的豬舍內,可以添加麥秸等輕質的墊料,無屋頂的采用塑料布遮頂。
注意一定要適時適當的通風,保證豬舍內的空氣質量。一些小型豬場的豬舍缺乏漏糞地板這類設施,豬群的排泄物很容易就會污染墊料,造成病菌滋生,成為疫病的傳染源。清理豬舍時殘留的積水,也為病菌提供了繁育的場所。建議有條件的豬場加設漏糞地板。
無漏糞地板的豬舍可采用吸水性強的墊料。溫度較高的時候,進行通風,避免豬舍內濕度過大。豬舍內的空氣質量不好,容易引起豬群呼吸道方面的疾病。所以注意一定要適時適當的通風,保證豬舍內的空氣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