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頭母豬躺臥區和排糞區占地2.7~2.8 ㎡,不要將母豬飼養于長而窄的豬舍欄位內,這將增加外陰咬傷的發生率。每頭母豬3.4 m2,按照推薦的飼養密度,當母豬混群時,母豬間爭斗會顯著降低。在堅硬的混凝土地面上鋪墊稻草或其他合適材料的墊料。
從純動物福利的角度看,不推薦使用全漏縫地板,容易導致跛行、關節炎和蹄病等問題頻發。實心地面排糞區的排水應良好,每周清糞3次。每15頭母豬提供一個自流平水槽或1個咬式飲水器。母豬電子飼喂系統 (ESF) 是常見的。母豬通過安置在耳或圍繞頸部的應答器進入飼喂站,每天可單獨采食大量的飼料。
一個飼喂站可容納50頭母豬,已經開發出緩慢落料系統,飼料被同時分散成許多小份,以保證母豬連續性充分采食。料槽被短板分隔,在喂料過程中分隔每個動物,適合多達12頭母豬的群體,需要對自動飼喂設備進行定期檢查,以確保所有母豬都吃到飼料。
可通過懸掛在躺臥區上方的飼喂器進行地面飼喂,飼料直接倒在地面,或用單個喂料器將祠料噴灑于躺臥區??墒褂脻窳舷到y,利用放置在鋪有稻草豬欄兩邊或欄位前部的料槽,成功飼喂母豬。當使用群體飼喂系統時,必須隨時供應同飼料,使所有母豬都可吃到飼料。
群養30頭母豬能夠建立穩定的社會等級,擁有豐富的資源,減少進攻、爭斗。一些豬場主利用電子母豬飼喂器來飼養,由100~250頭母豬組成的甚至更大的動態豬群,這些大豬群需要復雜的飼養系統與有效的管理,以確保所有母豬的健康。需提供足夠的空間、躺臥區、飼喂站和飲水器,飼養員必須確保所有的母豬可平等地獲得資源。
需要對豬群進行仔細地監控,以確保占主導地位的母豬不會阻斷通道或躺臥區,從而限制從屬地位的母豬獲得資源。當母豬受欺負、限制采食、被逐出清潔的休息區時, 體況損失會導致母豬繁殖力與生產性能下降。溫度要求取決于墊料量、地面隔熱性,建議范圍為15~20℃。